来源:无人系统创新
2024年11月23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对于“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的解读:
个人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差异:低空经济:以工业无人机+消费无人机、低空智联网等为驱动的,由消费电子(2C)向航空活动(企业/政府/军队)演进的新质生产力,从而带动低空新型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和商业模式的转变,是民参军的重要场景。低空经济是以空域高度区分和逐步放开的,当前聚焦300m以下(城市600m以下)非管制空域,下一阶段拓展到1000m以下管制空域。由市级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基于需求)为主;通用航空:以民用有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除运输航空以外的航空活动为区分,是从军用航空活动向民用活动(先是政府航空活动,后是企业航空活动)的转变,是军转民的典型场景。我国从2010年开始,经过15年的通航改革,目前已经拓展到3000m以下管制空域,由民航局管理。当前1000m以上空域暂不具备民用企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的开展条件,核心原因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输航空活动不具备向民用企业转移的成熟条件!某些观点分析:
1)低空经济的发展平台是通用航空产业——完全忽视了消费电子、移动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大数据、AI等的价值,就像物联网中,端侧载体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端侧硬件设备在整个体系当中的价值只占到14%左右;2)通用航空可以分为传统通航和新兴通航两种形态或称两个发展阶段——通用航空就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各个阶段并没有改变其属性,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存在交集,但是并不能因此扩大通用航空的定义,通用航空不覆盖军警海关应用是事实;3)传统通航包括固定翼、直升机等有人驾驶航空器,新兴通航包括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新型航空器——非要说车路云协同是智能驾驶,也没办法,但是车路云需要三者紧密协同发展,缺一环都很难,这一点与低空经济非常相似;而智能驾驶重点以单车智能为基础,不相信路网云,这点和通用航空也很类似。新型航空器的出现没有改变通用航空的定义,新型航空器适用于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就像新能源车可以用于智能驾驶和车路云,但是二者的差异真的很大。最后: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未来会不会融合,这个肯定不会,因为二者都会消失(也许改个名字),最终叫什么,现在说不清楚,留给未来吧!
![]()
扫码关注公众号